远方青木写的限电大棋论,被央视打脸后连夜删除

远方青木写的限电大棋论,一时颇有市场,然而事实却证明这次他是完全搞错了,还误导了无数人。央视一打脸,远方青木连夜就删除了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上的文章。但是,我们怎么能让他轻易掩饰过去呢?当然是要缓存下来,对比看才有效果嘛。https://www.zhihu.com/tardis/sogou/art/415143172

央视网评|拉闸限电里没那么多“大棋”

连日来,“限电停工潮”席卷全国十余个省份,尤其是东北多地,“拉闸限电”相关消息几度登上热搜。
有热点必蹭的部分自媒体趁势又兜售起了所谓的“大棋论”,将限电说成是“国家在下一盘大棋”,称这背后是“一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夺战”“一场国与国之间的金融战”。

这些颇具误导性的观点,在乱带节奏中产生了不小的“低级红”“高级黑”的效果。

按照这些人“下大棋”的思维,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大背景”。具体的逻辑是这样的: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回暖,大量海外订单涌向国内,很多企业扩充生产线,既带动国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也造成产能过剩,所以国家提前出手,限制产能、反出口企业内卷。“宁可短期不赚钱,也绝不等几年后被突然撤掉的订单搞得一地鸡毛。”

言下之意,决策层面是有电也不让企业、居民用,为的是打赢那场“金融战”。

在东北多地电力供应缺口已增至严重级别、因电网面临崩溃风险而对居民限电的背景下,把限电视作“大国博弈”棋局里的落子,说成“对外输出通胀”的策略,无异于迂回抹黑。

这遮蔽了电煤供给短缺的基本事实,营造了“为了限产而限电”的既视感和“用电紧张纯属人为设限”的错位认知,不啻为用反智论调去刺激社会情绪。

在许多企业需要“活下来”的当下,将限电跟“金融战”扯上边,是对政策的严重歪解——为了打金融战而置中小企业生死于不顾,为了“杀敌八百”而宁可“自损一千”,那不叫未雨绸缪,而是瞎折腾,也跟国家层面“保市场主体”“扶持实体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

不止如此,如今部分地方对居民也采取了限电措施,民众日常生活受到波及,将限电描述成“不是因缺电而限,而是为限产而限”,这难免诱导公众将矛头指向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诸如此类的“大棋论”缺乏对受影响企业、居民的共情,只有传讹惑众、增加矛盾,目的无外乎制造流量,收割韭菜

当前,此种“阴谋论”大有市场,总有些人信奉“凡事不决,‘大棋’来解”。比如,前段时间,针对部分行业的合规监管举措,就被某些人曲解成“要整某些行业”的“一盘大棋”。到头来就是制造误导和添乱。

事实上,只要懂些专业知识、有些基本了解,相信常识、回归理性,就不会扯出那么多“大棋”来。

此轮多地限电主要还是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燃煤成本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联络线净受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当前国内动力煤、炼焦煤产能明显收缩,加上煤炭进口量减少,蒙煤通关量偏低,电煤供给短缺明显。这跟我国经济复苏伴生的高用电需求,显然不匹配。另外,部分地方紧急限电,还跟没把握好产业升级节奏、没做好平时能源管理工作、没跳出运动式减碳窠臼有关。

说到底,限电动作中没那么多“大棋”。渲染阴谋论式的“大棋论”,看似挺能唬人,却背离了基本常识,也制造了信息雾霾。

谣言止于智者和知者,这类“大棋论”也是。因此,社会公众不妨在“尊崇常识”驱动下对此类“大棋论”直接果断地说“不”。(央视网评论员)



远方青木原文

从本月初开始,江苏省就开始进行严格的“能耗双控”,随后广东省开始限电,然后迅速扩散到云南、广西、浙江等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16个省份出台了力度不等的限电措施。

力度较大的宁夏,直接就强制高耗能企业停限产一个月。

而广东省和江苏省这两个制造大省,也对相当多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拉闸限电,强制减少生产量。


开二停二,是目前江苏省生产型企业碰到的普遍状况,相当于产能被强行压减一半。

https://pic1.zhimg.com/80/v2-f32d3adfbee061dd253d57aca8bf1a38_720w.jpg

从目前曝出来的企业名单里,我们可以看到涉及的企业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

https://pic2.zhimg.com/80/v2-fdbbfdfef6cc29956dbf961aed742e95_720w.jpg

有些企业干脆就直接放假了一个月,把自己的原材料采购订单也给取消了。

https://pic2.zhimg.com/80/v2-8d806e180150380fa9ac55ecd45c4479_720w.jpg

下表里中了2条红线的省份,都得强行拉闸,黄线的省份也要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照明和办公负荷。

https://pic2.zhimg.com/80/v2-ebb6bee0fc43afd93448e344dfd7be0d_720w.jpg

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要对制造企业进行拉闸限电?

因为没电了。各大发电厂好好的在运转,一没地震二没暴风雪,怎么就没电了?这话说起来,那就复杂了。首先,我们制定了碳排放减排目标,各省都有任务指标的,这是为了实现绿色地球,实现碳达峰这个宏伟目标而必须做到的事情。因为碳排放量有限制,我们的总能源使用量就有限制,所以在达到一定地步时,就必须有所取舍。居民用电必须保证,而且居民用电只占总用电量的13.6%,第三产业用电也只有13.4%,那就只能拿耗电量占比达71.1%的工业用电开刀了。因此,对生产制造业进行拉闸限电就是必须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啊,全国都围绕着制造业转,制造业上不仅有中国的GDP,还有无数人的饭碗。为了一个所谓的碳达峰,就这么停了?这不是中了欧美人的圈套么?事情,当然也不是这么简单。中国的每一项政策都是由精英层反复推敲后才制定的,只做对中国有利的事情。我们的确是和欧美约定了碳达峰,但那是因为条款对我们有利,至少是互利双赢,我们绝不可能单方面损耗自己去满足欧美的无理要求,东风核导弹不是吃素的。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没有人可以逼我们去做。拉闸限电这个事不是欧美逼迫的,美国通胀都高成那样了,怎么可能希望中国拉闸限电减少产能。这个事是欧美不想让我们做,但我们自己要做。碳达峰和节能减排,是理由,但只是理由之一而已。如果给制造业无限制供电能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好处,那什么东西都挡不住中国扩大电力供应。但现在的问题是,给制造业供电对中国没好处。疫情爆发后,全世界制造业半瘫痪,产能大减,订单雪花一样的飞到了中国。目前,全世界的货船都往中国开,合全世界之力从中国拉货,而全球其他地方出港的船大半都是空船。中国制造扬眉吐气,以前都是我求订单,没想到现在是订单求我。那中国制造这一波是赚肿了吧。如果真的赚肿了,国家现在怎么可能对制造业企业拉闸限电,什么破碳排放指标都扔一边去,明年再说。现在中国制造的诡异之处在于,我们只赚吆喝不赚钱。假如中国制造是一个整体,那碰到这种供不应求,全世界都来中国求货的状况,肯定是狠狠的提价,大赚一笔。但现在的状况是明明是全世界都求着中国出货,结果中国产品的出厂价就是提不上去。无论订单规模有多大,中国工厂都吃得下去,然后迅速扩张出对应的产能出来。一件T恤只赚1块钱,工厂居然也接单,甚至还敢扩产能。中国的企业太零散了,这东西的技术门槛也确实不高,于是就进行了充分激烈的市场厮杀,只要还能赚一点钱,就没人敢提价。这么多的订单全部造出来后,积压如山,全部堆在仓库里等着装船。海运的价格一涨再涨,吃掉了绝大多数利润。表面上看,中国制造红红火火,订单无数,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成了船运公司的下属,免费长工那种。海运敢涨价,几倍几倍的涨价,但中国制造就是不敢涨价,哪怕全球订单求着中国发货也不敢涨价,这就是目前的现状。除了海运涨价,原材料也在疯狂涨价,各种原材料都涨,全都是翻倍的那种涨。

https://pic1.zhimg.com/80/v2-9c3a2b49c88af154f636b7602abe66cc_720w.jpg

运费涨价,原材料涨价,中国制造居然还是不涨价。

我这里说的中国制造不涨价,不是说扣除海运费后不涨价,而是出厂价都不涨。中国的CPI连番下降,数值低的吓人,远低于正常的温和通胀水平,都快接近通缩了,物价指数相当的低。一件衬衣,不管是卖给美国人,还是卖给中国人,出厂价是差不多的,哪个赚钱工厂就做哪个。中国的物价水平趴在地板上始终上不去,就说明工厂的出厂价一直都没有涨。对内的没有涨,对外的自然也涨不起来,不然工厂直接就全部跑去做赚钱的海外订单了。物价涨幅过低,其实对经济并不好,是经济疲软的重要征兆,因此最近半年很多人呼吁中国降息放水,刺激经济。但我考虑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在原材料翻倍的前提下,为什么这些工厂居然还不涨价?因为订单量大,虽然单件毛利下降,但总体收益还过得去,大量的货积压在仓库,但早晚还是能运出去的,于是这些工厂就疯狂的扩产能,硬生生的忍受了原材料涨价。全球海外市场的畸形需求,支撑了中国制造这短暂的畸形繁荣现状。中国产能扩张之恐怖,可以说是支撑了全世界原材料的暴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翻倍后,煤炭也翻倍了。火电用的动力煤,5月份的时候是500多块一吨,夏天的时候800元左右,现在都1400多了。铁矿石这东西,我们还可以指责澳大利亚操纵价格,但煤炭是绝对的自产自销,连煤炭价格都压不住了,说明中国工厂对原材料的需求那真的是很离谱了。中国是世界第一煤炭消耗大国,也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中国耗费的煤炭93%都是自产的。

https://pic2.zhimg.com/80/v2-d342e26a33434bda6f9d6da27117e7f5_720w.jpg

第一产能和第一市场,让中国对煤炭价格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然后,狂热的中国需求让煤炭供不应求,价格活生生的飙升了好几倍。过去一个月,单月涨幅居然高达50%,市场供需已经严重失衡。买煤炭的是中国人,卖煤炭的也是中国人,还都在中国政府的监管之下。这样都压不住价格,那只能说明买煤炭的太多了。煤炭耗费量大,说明经济好,如果能赚到钱,也行。但我们偏偏赚不到什么钱,抬原材料价格挺猛的,但产品出厂价始终上不去。煤炭价格飙升后,第一个扛不住的就是火电站。火电站啥都不要,就要煤,然后煤的价格翻了几倍。上半年的时候,火电站就亏惨了,强烈要求提高电价。舆论上刚放点风声出去,就全网遭到了老百姓的痛批。中国电力是纯国营,不能想涨就涨,不能根据市场供需来决定出厂价,像美国德州一场暴雪就把电价提升200倍,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https://pic4.zhimg.com/80/v2-264d4ed8b71c85a3a5ffe81994fcba6f_720w.jpg

本来就是微利经营,不允许暴利,现在原材料涨了3倍,还不让涨电价,电厂已经亏到姥姥家了。

要么降低煤炭价格,要么提升出厂电价,要么拿纳税人的钱疯狂补贴电厂,没有第四种选择。选哪条路,那就看哪条路对中国最有利了。导致目前这一切混乱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美元大放水,直接原因是中国制造订单过多。如果这种天量订单能永久持续,那我们二话不说,立刻新开煤矿,全力以赴保障工厂生产。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订单是畸形繁荣,是不可持续的。其他国家的制造业遭到疫情的沉重打击,这种打击也许还能再持续一年,但终归不可能永久持续,早晚会恢复正常。全世界的货船都围着中国转,全世界的货船全力以赴都拉不完中国的货,你觉得这种事情正常么?我们坚信中国是伟大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但没有自恋到中国已经强大到成为了宇宙中心。目前这种畸形繁荣,哪怕你不懂经济,仅凭常识,也知道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但中国的企业太多太散,很多人看不了那么长远,也不想看那么长远。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不扩张产能,我扩张。一旦国外恢复正常,订单的数量恢复到疫情之前,那中国肯定是一地鸡毛。到时候海运费会大幅下降,你想要船马上就有船。但中国工厂到时候肯定赚不到钱,因为严重过剩的产能会非常惨烈的大规模破产狂潮,厂家之间地厮杀会异常血腥。这么多产能,谁应该先关自己的厂子和机器?谁先扛不住破产了,谁先关,反正我肯定不先关的。现在这畸形得繁荣,如果不管,一两年后会引发的后果,难以想象。中国的口罩产能,在短短几个月里扩张了100倍,硬生生地满足了全球防疫的需求。但是今年,这一类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价格连续下滑。

https://pic2.zhimg.com/80/v2-3303f6e76889d41693c259de0226dc29_720w.jpg

这疫情还没过去呢,等全球疫情彻底消失,那不得全行业雪崩?

口罩行业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能够更突出的表达出中国产能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因为其他行业的产能扩张,就是迷你版的口罩业。中国顶着碳排放超标地指责,电厂大幅亏损,用国家补贴来支撑一堆高耗能企业疯狂扩产能,大量的产能硬生生推高原材料的价格,结果制造业企业自己也没赚到钱。目前,中国出现了天量的订单雪花一样的飞来和无数的产品积压在港口运不出去同时出现的怪现象。中国还出现了国内产品价格通货紧缩,价格节节下降,但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不仅没有暴跌,反而暴涨的怪现象。这一来一去,中国白给外国人打工了,还要冒着恐怖的风险,一两年后订单退潮,中国工厂一地鸡毛的风险。中国的确在抗击疫情方面取得了大胜,让中国制造得以笑傲全球。美国的确在抗击疫情方面输了,但美国利用金融国的优势,硬生生的扳回了局面。金融国对工业国的优势之大,不亚于工业国对农业国的优势。海运涨价,原材料涨价,就连美国自己的食品都涨价了,但美国的普通工业日用品就是不涨价。中国廉价的日用品,把美国的通胀给压了大一截,而全世界的大宗原材料基本都控制在美国资本手里。表面上看是中国大胜,美国大败。但实际上,通过美国金融资本的反复操作,美国的国力根本没有受损多少,还偷偷给中国埋了个雷,藏了一堆风险在中国这。如果不管,几年后疫情一恢复,你这边经济一炸,美国资本又可以出来笑呵呵的收购你的廉价资产了。大部分小国不管怎么努力都逃不掉美国的收割,就是这个原因。人家也是阳谋,你就算看清了其实没什么办法,难道你能阻止全国那无数的小微企业不接单,组成统一战线来提价么?这不可能的。就算你明知有问题,你也无法阻止,政府手里能用的手段其实极其有限。这个时候,中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们曾经把几个行业定为国家命脉行业,水电、通讯、金融等,国家有完全的控制力。通过控制电,你可以控制一切。前几个月,中国开始有意识的降低钢铁行业的产能,效果很显著,铁矿石价格直接就下去了。而现在,中国开始指令性断电,强行压减各行各业的中国产能。你要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那可以保你生产。你要是高耗能,低产值,没啥技术含量,那你就先歇歇,把你手里的订单给我退了。国家拦不住你扩产能,但可以不给你供电。这些企业也别抱怨,国家不是没电,也不是无法提升电的产能,而是从中国整体来看,这么疯狂的扩产能实在是太可怕了。和几年后各地工厂一片哀嚎,到处都是仓库爆满,产品滞销,最终资金链断裂来求国家救命的惨状相比。现在强行点醒一下这些企业,让他们知道国家不希望他们如此疯狂的扩产能,是好事。

https://pic3.zhimg.com/80/v2-218d62e4a305ef60ceef3d25c56973f2_720w.jpg

被强行拉闸断电了,这些企业肯定有怨言,不抱怨那是不可能的。但与其坐视他们几年后破产的破产,裁员的裁员,现在哪怕被他们抱怨几句也无所谓。我们可以让中国的产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增减,但不能让中国经济出现180°大反转,我们要控制好经济的节奏,实现长远的稳定发展。美国的金融手段确实厉害,佩服,疫情被搞砸成这样他们都能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单纯的工业国碰到这么强的金融国,真的是没啥好办法,你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玩的过美国。不过,我们还有其他的手段,不会任由美国这么舒服的依靠中国血汗来渡过疫情。你确实有你的优势,但很可惜,我也有我的优势。订单如云,美国拼命想让我们生产,但我们现在主动压减产能,直接对工厂拉闸限电,自己不要订单了。宁可短期不赚钱,也绝不等几年后被美国突然撤掉的订单搞的一地鸡毛。没想到吧,这世界上居然还能有这种操作。


一些感想

限电大棋论之所以有迷惑性,关键就在于这种论调具有自洽的逻辑,而且确实基于一部分事实来分析,要想反驳还真不容易。但具备了以上数点,并不意味着就接近了真相。各类宗教也具有自洽的逻辑,甚至无法被证伪,因此信徒众多。但我们都很清楚当国家和民族陷于危难之中时,并没有什么神来拯救。分析股市的股评家们常常在电视机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看多有看多的理由、唱空有唱空的道理,怎么都能说,但你敢按照他们的分析去投资吗?

总而言之,真金不怕火炼,一些迷惑性的言论,平常或许能让人真伪莫辨,可是一到关键时刻,自然就不攻自破了。牢记这句话,面对高谈阔论者,小心他们传讹惑众、增加矛盾、制造流量,收割韭菜。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     浏览: 1077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