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历史长期占六分之一人类数量的中国,对人类社会的科技人文贡献不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何解?

中国号称自己五千年文明,长期占据地球人口六分之一的数量。

然而近世以来若以对人类社会的科技文明进步贡献而言,中国的作用实在是远远不如三百年之美国,
较之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也差之远矣。
作为一个理工科网站编辑我清楚大部分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理论发现皆出自以上诸国者多,源于中国者稀有,翻开大部分的理工科高等教材亦如是。
个人认为诺贝尔科技奖大致能代表各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  

对中国古代到近代成就比较客观完整的整理. 

物理: 零. 力学, 电磁学, 相对论都没有发现. 
化学: 零. 四大发明的火药没有能力提升. 没有能力独立发现元素. 
数学: 九章算术就到头了, 没有能力做任何提升和发展, 包括统计, 概率, 微积分
生物: 零. 无法发展出进化论, DNA. 
天文: 农历实际上是西洋传教士搞的
地理: 不知道地月日真正关系. 无法开发地图技术. 
航海: 造船技术落后. 没有能力实现远洋级别的大航海, 郑和用的是阿拉伯人的技术. 
医学: 中医, 呵呵. 没有发明疫苗
科技: 蒸汽, 电力, 计算机 三次革命都没有沾边
农业: 化肥, 农药都没有独立发明. 二战后最大的饥荒就发生在共产中国. 
政治: 到现在都没有能够采用有效制衡的制度. 
宗教: 不擅长编故事. 一直都被外来宗教忽悠. 包括现在的共产教
卫生: 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感谢西方发明了肥皂和抽水马桶. 

客观的说, 以下是发展相对还不错的领域:
文字: 没有进化到拼音文字, 永远的停留在象形文字, 部分阻碍了知识的掌握和传播. 但仍然有特色
音乐: 没有发展出复杂的交响乐, 没有和弦理论. 但是很早就做出了编钟.
绘画: 有自己独创之处. 但是没有发展出透视原理.
建筑: 没有发展出石头建筑, 用鸡蛋和糯米代替水泥, 没有发现玻璃. 但有木制建筑有自身特色
哲学: 深度不够, 春秋战国以后就出现断层. 剩下的都是垃圾. 
工程: 优秀. 都江堰, 大运河, 长城. 现代中国仍然擅长工程这样的集体项目. 
文学: 优秀. 诗词有独到之处. 
工艺: 优秀. 青铜, 丝绸, 瓷器. 工艺水准和欧洲顶尖水准相比较, 各有千秋. 
饮食: 优秀. 但在世界范围内并无法餐, 日餐, 意大利餐的影响力.   

登录才能查看或投票哦







已邀请:

admin(提问者) - orknow社区站长兼管理员

作者:遣妾一身安社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1479695/answer/20077858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阿基米德是公元前3世纪的人,欧几里得是公元前4世纪的人,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是公元前6世纪的人。这都是夏商周到先秦的那一段时间,西方涌现的奠定了现代科学基础的杰出科学家。

这么说吧,中国古代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上从来没有领先过,有点残忍,但这是真的。

古代中国之所以在文明繁荣上能够领先欧洲一大段时间,是由于古代理论知识向技术转化的速率并不比经验积累向技术转化的速率更快。

人类各文明史上,只有西方诞生了注重逻辑推理和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这一点也使得西方诞生了从提出假设到得出结论的一整套系统研究科学的方法,推理演绎法出现在古代欧洲时,中国还处于西周时期。

中国其实在春秋时期也出现过类似西方的这种形式逻辑思维,却被主流学派斥责为“诡辩”。这种对科学至关重要的思维方法事实上从我们华夏文明诞生之初直到欧洲文明入侵的前夜,也未能被广泛地接受和运用。

所幸这种适合科学思考的逻辑思维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非西方文明中,我们在非西方文明中也是最先进和繁荣的,所以我们中华文明也对欧洲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仍然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我还是想要告诉你一个我一开始也难以接受的事实,即我们文明在近代的落后从我们文明诞生的源头,就已经基本注定,非西方文明的国家如果要走向富强就只能学习西方文明,学得不错的比如日本,学得糟糕的比如印度和东南亚。

作者:天空有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1479695/answer/20033511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统治者不需要。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这话说的是周厉王,跟古希腊建国差不多一个时期。


对一个统治者来说,当然希望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底下人照办就行了。统治者可以让不照办的人付出代价。

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公元前2000年+)

即便现在,小到一个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控制也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科学需要一个完整的逻辑,而权力恰恰是违背逻辑的。


就像熟鸡蛋孵出小鸡一样,是校长的权力,让违背事物逻辑的事情发生,让人不敢反对。除非出现更有权力的人。



如果世界存在普遍的规律,个人的三观被禁锢在自己的经历当中,很多人在逻辑和三观之间,依然会依赖自己的三观而否定逻辑。

所以,为什么要思想,文化的交流。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即便是现在,很多人,看待问题,先确认自己的三观和立场,然后再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立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1479695/answer/2017097053

在大是大非面前,谁敢讲科学。

圣上指鹿为马,你敢反对?你算老几?死记硬背儒家经典就能当官,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利出一孔,除了科举,其他阶层上升空间基本不存在;已经财富自由的人为了世卿世禄还得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能看“闲书”,那么谁还会研究科学?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admin
admin

orknow社区站长兼管理员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1-07-25 23:29
  • 浏览: 743
  • 关注: 1
对该问题进行个评价吧
登陆才能评价哦!
问题有价值,已回答/投票
已有我觉得标准/最优的答案
问题难度大,回答费事
不知道答案
问题无意义/价值